close

班上同學的口頭邀請,自己掏腰包去看了柏林影展其中一部參展片,Beaufort,以色列的電影,描述的是以色列軍隊在黎巴嫩和戰爭的的情形。原先我對這部電影一點都不期待,因為我對以色列不管是人民或是國家都很不喜歡,因此我並不會期待這場電影,完全是因為同學邀才去的。但是讓我十分驚訝的是,兩個多小時的希伯來文原聲電影伴著德文字幕,打瞌睡的時間不到百分之一,我真的被它吸引住了!戰爭中軍人的心情、終於因為撤軍毀掉自己原先基地的興奮、和最終回家向媽媽報喜的愉悅心情,或者是心境激動的想哭,雖然我一句希伯來文都聽不懂,德文字幕也來不及看,透過表情和音樂的傳達,感動的哭了!電影結束之後,我一點都不想講話。
尤其是軍人向媽媽報喜說可以回家的時候,我真的非常感動,雖然他的台詞只有短短的一句「媽,我回來了!」但是表情卻說明了一切。
我想電影裡讓我感動的元素很固定,不出親情、友情,但這幾年的國外生活,讓我對「家」產生不同的見解,雖然我從來都說我不想家,因為在我的心裡,想家是沒用、不獨立的表現,但我現在常常在想,我是真的不想家,還是我總是壓抑住自己想家的情緒,所以當電影表現出對「家」的感情,總是會忍不住流下眼淚。
全站熱搜